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
暴殄天物(1)
從此篇開始,將連續不定時地寫幾篇有關「暴殄天物」的文章。這一系列「暴殄天物」文章的主軸,將著重於提醒讀者,一些原本上帝創造裏,所賜與我們美好的食物,若食用的方式不得體,而失去對健康最大的益處,那可真的就是「暴殄天物」啦!
首先要提的就是本部落格裏,已刊登過的「酸高麗菜」 ,它對身體健康的基本資訊,也已分別在「酸高麗菜的益處」和「酸高麗菜的益處(續)」兩文中提及。本文所要強調的是,若為了達到健康的最高效益,一定要生食,切勿拿去煮湯或加溫。
一旦加溫後,不要說,所有的乳酸益菌全被殺盡,連一些有益健康的消化酶(Enzymes)及其它營養品,也一併被消滅殆盡,真是可惜!若將酸高麗菜拿來作改善「湯頭」的食材,或用作為涮涮鍋丶火鍋的「湯底」,因為是不停的加溫,更可說是蹧蹋!如此慘經「水深火熱」的洗禮後,所能留下的「剩餘價值」,也只不過是美好的(酸)餘味與纖維而已!所以用句「暴殄天物」來形容慘況也不為過啦!
無可厚非的,有時人難免口饞!想享用些美食的話,也不能太苛薄自己,不是嗎?尤其在大魚大肉的筵席或大餐時,若能即時喝些酸味的熱湯,不但會幫助消化,更可讓人享有「快樂似神仙」般的美感。不過,建議不妨改用「酸大芥菜和酸包心白菜」而不是用「酸高麗菜」,兩者間,都具有類似的酸度,但整體性的營養價值來講,前者略遜後者,哈!所以必要時,當然只好選擇「犧牲小我」以「完成大我」啦!這樣處治可說是兩全其美丶皆大歡喜了!
另外,日本人和台灣國人共同喜愛的味噌湯(Miso Soup)(日語漢字:味噌汁,平假名:みそしる),從乳酸益菌的觀點來說,味噌與酸高麗菜具幾乎同高的評價。但是選購味噌及烹煮不得法丶不夠考究的話,心想是在享受一樣美食,甚至還以為是有益健康,到頭來說不定是兩者皆空,更或是全盤皆輸的。
味噌一定要買,是採用非基因改造(non-GMO)的黃豆,經由天然發酵所製成的才合宜,而且這項成品在賣場應是擺置在(保持低溫的)冰箱丶冰櫃,而不是置於室溫裏的一般架上,後者,乳酸菌快速過分繁殖,等到買了後,決定食用它們時,繼續分解新長的益菌數量,已遠遠不及死掉的。如此的成品,當然無法充分獲得乳酸益菌的好處。
噢!對了!基因改造(GMO)的黃豆及其它穀類,是美國聯邦政府的FDA(聯邦食品與藥品管理署)所認可出售的食品。但千萬不要輕易迷信,以為只要是FDA所核准的,長期來講,就絕對不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。請參考「打拳頭,賣膏藥(2)」裏的例子。
所以,只要標籤上註明是GMO的產品,我是一概不買的。GMO最大的成究,就是將植物的基因改造成,在成長過程時,能夠耐不良氣候丶抗菌丶抗黴丶抗蟲等等,試想,長期而言難到真的不會也造成對人體的不利?想想上個世紀40和50代,DDT對全球所造成的災害有多嚴重,就可連想丶推測了!
難怪,美國自然養生界,很喜愛把GMO的食品稱為:實驗室裏造出的「食物大怪物」(Frankenstein Food )。【賢哥註:Frankenstein是上個世紀中期一個影集裏的主角,他是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出來的巨大怪人;所以現今Frankenstein這個字已被引喻為「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出來的大怪物」的同義字了】
以後有機會,將寫些文章,較詳細的探討黃豆及其延伸的一些食品。我們由於文化背景的關係,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以為黃豆是營養價值最高的豆類,其實它的營養價值是毀譽參半的。簡單的說,就是不要過分迷信「單一的食物」啦!這是基督徒醫師,雷克司羅素(Rex Russell, MD),在他所著的「聖經怎麼說有關健康的生活」“What The Bible Says About HEALTHY LIVING”所倡導選食物的第三原則。想要知道羅素醫師對我的影響,請參考「聖經裏有關飲食的教導」和「說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一套!(1)」。
好了,現在來講如何烹煮味噌湯才是合宜?簡單的說,就是不要高溫快煮,更不要燜煮,這種煮法是一般食譜丶網頁丶烹調大師們所教導的,當然會調出項所謂的美食,但營養卻流失一大半!
除了味噌外,其餘的食材與配料,都不是我想強調的,當然就依循個人的嗜好,自行選擇與定奪。但是把所有的材料分成三或四組,
(1) 將些耐高溫丶耐久煮的材料放入滾水中,煮上5~10鐘,熄火,將鍋子置它處待涼。若有些食材是耐高溫,但不耐久煮的(例如嫩海帶芽一類的),可以等在熄火前才加入。
(2) 不能耐高溫也不耐久煮的材料,例如:蔥花丶香菜丶芽菜等等,可以等到湯的溫度降低到60~70℃左右,當然不必那麼麻煩到需用溫度計啦!大約就行了,如果喜愛生食或半生食的,也可等到加味噌時才加人也可。
(3) 味噌本身的加入,需等到湯已不會燙舌丶燙唇時才合宜,約50℃左右。這時,才撈出半碗的湯,將味噌在碗裏化開後,再倒回湯裏即可。有人若不在意,甚至喜愛溫湯的人,當然可以等湯溫降得更低,那將會更好。
哈!就是這麼的簡單,沒什麼大學問的,唯一的改變,就是不要把美好有益的乳酸菌全殺光啦!只要稍作改變,既可享受美食,又可喝到完整全備的健康食品,真是一舉雙得!只怕有些人,就是不肯改變喝滾燙湯的「惡」習!為何稱喝滾燙的湯是項「惡」習呢?容我以後有機會再來詳說,目前暫時只說,喝些熱湯免強還是可行,但還是盡早改掉喝滾燙湯的「惡」習吧!
總之,現代化的飲食,已造成一般人的腸胃非常的不健康。因為腸子的健康與否,決定了我們身體70~80%的免疫功能,若腸子健康,免疫力就增強,請參考「你不能沒『腸』識」(蔡英傑著,如何出版)。除了其它飲食的平衡需考究外,經常補足天然乳酸菌,也是益處良多。而本介紹的兩項食品,皆是很容易取得,並且是物簾價美的好食物,所以敬請千萬不要蹧蹋它們!
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
酸大芥菜和酸包心白菜
四十多年前,在家父前同事家,吃了一頓永生難忘的晚餐。主人夫婦原是中國東北人,那晚的主食是他們自己做的酸包心白菜為底的湯,外加肉絲,粉絲,還有臘肉,香腸及其他的一些小菜。同桌也另有兩位大學生,他們每位的父親,也是這位主人以前的同事。
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那自己做,天然發酵做成的酸包心大白菜。包心大白菜,在台灣是本地生產,價廉物美且很普遍的蔬菜,但是把它做成酸菜,對當時在地的台灣人來說,倒是很新奇的東西。因為那時,最普遍的酸菜是本文提的酸大芥菜,另外的,可能是本部落格已經介紹過的酸高麗菜。
記得那晚,主人曾告訴我們怎麼做酸包心白菜,或許那晚我們高粱酒喝了太多,過後對於做法,我竟是忘了一乾二淨。剛來美國的前五年,還是研究生時,特別想家思郷的,尤其那些讓人想起來就會流口水的美食。
現代來美的新留學生,就算是住在偏僻的大學城,只要想吃任何的家鄉味,幾乎都不太困難買到它們。一九六零或七零年代來美的留學生,就沒那麼方便,想吃些任何的家鄉味,幾乎都須從最原始的材料作起。簡單舉幾個例子,想吃麵筋就須用已揉好的麵團,在水龍頭下洗出麵筋的;想包春巻,就須學在鐵板上,自己燙出春巻皮,想豆芽就自己發,要綠蔥就自己種。
來美後的前五丶六幾年,幾乎每年都會照著食譜,試做酸包心大白菜,可是從來就沒有一次,會做出像四十年前吃過的那麼好吃,因而也每次都試不同的食譜,結果也沒改善多少,味道總是差強人意,漸漸的,乾脆放棄多年不做它了。
二十年前,搬來現在仍居住的都市,認識的人中,有一對年長的夫婦,也原是中國東北人,年青時去了台灣,住了三十多年後也移民到了美國。從他們處,前後也學了三種不同作法,試了其中一法,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成果後,隔了十多年,真可說是完全放棄再試它了。
去年到了加州大姊家,沒想到她自己發酵的包心大白菜,味道真是媲美四十年前的經歷。
哈!作法真是簡單,就是類似本部落格一開始時所介紹的「酸高麗菜的作法」啦!其實步驟比高麗菜還更簡單些,一樣是用菜重量 2 % 的粗海鹽,大芥菜或大包心白菜都不必切絲,所以就更方便了。
因為這兩種菜葉子較大,若能找到較矮較寬的瓶子,會較合適的。另外也因為菜葉子較大,發酸所須的日子會是高麗菜的兩至四倍的。記住,發酸期間,不要去打開瓶蓋。
哦,對了!這兩種酸菜的作法是一樣,所以擺在一起講,我可沒意思要你們把兩種混在一起的。
5/3/2009 後記:
右上邊的插圖是做好十六丶七天後的酸大介菜。因為沒加任何染色劑,顏色看起來,當然沒像市場上買到成品那樣的鮮黃;同時,除了粗海鹽外,沒加任何防腐劑類的化學藥品。可是味道卻是好的無比,絕不會輸給那些成品的!瓶子的大小是3Quarts(約3公升)。
12/30/2008 後記:
由於近來幾乎全心忙著在「賢哥健康站」寫些有關「自然療法改善視力」一類的文章。 個人的寫作能力有限,心有餘而力不足,仍然無法抽空寫些非常值得上貼 「賢哥的廚房」 的文章,一時不能滿足以前學員們的需求,深感虧歉!
訂閱:
文章 (Atom)